車庫咖啡的沙發 蘇醒的流浪漢
電鋸和打樁機的聲音讓我醒過來。我打了個寒顫:空調一直未停,但空氣是凝滯的。我發現自己正抱著一個沙發上的坐墊,一條腿耷拉在沙發邊緣。
我看了看手機,六點零五分。窗外的天空已逐漸亮起。
環境不太舒適,但我無法抱怨:畢竟只花了30塊錢,我就在這兒過了一晚。除了麥當勞和便利店,北京這樣的地方已經絕跡。
四周的人都蜷縮在沙發里,雙手抱在胸前,眼神疲憊或惺忪。他們的衣服發皺、發黃,看上去跟一般流浪漢差不多。 但當他們說出我是創業者這句話的時候,眼神中的驕傲會稍縱即逝。
如果你表現得更有求知欲一些,他們的眼神中會再度充滿了光:你也是創業者嗎?做的什么項目?
我過夜的這個地方叫車庫咖啡,它所在的這條街,叫中關村創業大街。
這條街的名稱幾經更迭,100年前,它曾經叫老虎洞胡同,是當時的直隸海淀鎮最繁華的商業買賣街,人稱小大柵欄。20年前,它變成北京海淀圖書城商業步行街,毗鄰清華和北大兩座頂級學府,遍布書店、古籍閣、餐廳和小商品店。2年前,它被正式命名為 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從一條普通的商業街逐漸走到喧囂的頂點,再因為突發的資本寒潮被打入低谷。
但創業大街就是創業大街:在這兩百米的路上,虎穴般的兇險,傳奇般的智慧,還有那個帶有誘惑和苦澀的詞匯創業,它們像幽靈一樣,相伴相生,時隱時現,左右徘徊。
▲中關村創業大街南入口,大屏幕十分醒目。
清晨六點半,車庫咖啡開始新的一天。
早班的服務員來到這里,把整個咖啡館的燈打開。燈光一下充滿整個房間,一些過夜的人從沙發中起來,他們或被燈光驚醒,或被磨制咖啡的聲音吵醒。但是到了7點左右,大部分過夜的人已經回到了正常的模樣。他們畢竟不是流浪漢,大多數人過夜后會自覺的把沙發靠墊收拾整齊。
第一批顧客已到 他們大多數是熟客,已經徹底融入了這里。有些人的水杯放在咖啡館的兩個類似于書柜的儲物柜里。早上他們趕過來,取出電腦,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們一天會在這里待上10-14個小時。這些熟客,通常連飲料也是自帶的。
▲黎明前的車庫咖啡,兩位創業者在沙發里酣睡
對熟客在這里所占的比例,不同人給我的數字不同,但都在30% 到50 % 的區間內。一開始,很多人會象征性的點一杯飲料。但是時間長了,人們發現了門道,于是點不點都無所謂了。
這里坐50個人,不一定有20個人會消費。店長是一個30多歲的大姐,來自河北邯鄲,在這工作了8個月。不過,由于車庫咖啡總是熙熙攘攘,人數總量大,無論如何也有人來消費,在營業額上填補了很多人零消費的虧空。
車庫咖啡在2011年由當時的藍訊科技投資總監蘇菂創立,是這條街上開門最早的一間咖啡店,也是這條街上第一個創業符號。那時候創業大街還叫海淀圖書城步行街。蘇菂在一篇文章里說美國的車庫多且價格低廉,這讓蘋果、惠普、Google等企業在初創時能以極低的成本創業;觀中國,缺少一些適合早期創業的場所。我的‘車庫’,是不是能夠孕育出中國的微軟、谷歌?
迄今為止,車庫咖啡并沒有孕育出微軟和谷歌,卻無意間孕育了創業大街最初的概念,以及一家又一家的創業咖啡館、孵化器、訓練營和創投科技媒體,在這里扎堆起來。2013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熱,創業浪潮在這個國家全面升溫,而海淀圖書城原有的圖書生意日漸頹唐。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這條街的產權方北京海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啟動了這條街的業態調整,最終決定請走書店和古籍閣,迎來創業者、孵化器、咖啡館和訓練營。海淀圖書城步行街在2014年夏天,徹底變為創業大街。
▲創業大街街景
外面的天空逐漸亮起來, 創業大街迎來了它的上午。
八點整,另一家咖啡店,也是這條街上最著名的咖啡館 3W 咖啡的服務員打開鎖上的大門。數步之遙,另一家著名的西少爺肉夾饃店也準備開張,這家店據說因為引入了兩年前最時髦的互聯網思維當秘方經營肉夾饃,在創業者中異常火爆。
八點半左右,其它咖啡館和孵化器臨街的門也陸續打開了。除了一些樓里的投資機構(它們有時十點開始上班),不到九點,一切都運轉起來;這也是人潮真正向創業大街涌來的時刻。大多數人從創業大街的南側涌進來,他們手上提著公文包、紙袋和剛買的早餐,行色匆匆。
我觀察著這條街:從長度和規模上看,它稱為大街未免有些言過其實。它的長度只有200米不到,從南端北京海淀圖書城步行街的舊牌樓(上面的字由已經退休10多年的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題寫),小步快跑到另一端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新牌樓(在本屆政府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新政下樹立),不過一分多鐘。
但它真的是一條步行街,不僅是因為它只能通過行人,還因為它有一種微妙的步行街風格這種設計風格曾在1990年代中國的城市規劃設計中頗為流行。在這條街的另外一面(即臨街建筑物的外側),你會看到平凡無奇的深灰色墻壁和毫無個性的方正窗戶。但在內側,也就是這條小街上尤其是昊海樓以南的半段,它被重新裝扮,加上了木質長椅,在建筑物的二層和三層的陽臺延伸出一條走廊,通過一條長長的階梯,與道路連接。走廊被放上花和綠色植物,還有紅色的遮陽頂棚。你可以看到最高點的鐘樓,還有模仿哥特式風格的鏤空式小花窗(僅僅三百米之隔的海淀教堂青海軟件開發也沒有這樣的花窗)它現在是中國投資人中心。
各家公司的彩色LOGO被放大成正方形標牌,拼貼或外掛在建筑物的墻面上。默默清掃的紅色清潔工每隔三十分鐘清掃一次,保持整條街道的整潔。所有的一切在這里混合出一種奇妙的人工式文藝復興的氣質。
▲在3W咖啡一樓工作的創業者,他們的距離比車庫咖啡要大。
3W咖啡在這條街的另外一端(亦即這條街的南端)。與車庫咖啡不同,它要安靜得多,部分原因是它們完全不同的布局:車庫咖啡像一間教室,大部分的咖啡桌都聚集在一起,甚至幾乎是朝向同一個方向,桌與桌的距離極近,任何人在車庫咖啡坐著,都不可避免地會聽見甚至參與其他人的談話:一個陌生的家伙本來只是路過你的身邊,不經意掃了一眼你電腦上的項目商業計劃書,然后一屁股坐下跟你來侃侃而談,這在車庫咖啡是尋常的事。
3W咖啡則完全不同。首先它分為兩層,一層的椅子并不是橫排齊整,而是靠著墻壁延伸,形成了一種規矩而方正的線條。桌子與桌子之間距比車庫咖啡大得多。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最多只能跟兩邊的人對話,而且必須把身子向外傾斜出很遠。這里放著大聲的歐美流行音樂(大都是3-5年內Billboard排名前10的曲目),不適合公開高談闊論,卻為私下的交流提供了掩蓋。
有些人不太喜歡這樣。在車庫咖啡,我遇到的創業者老劉跟我說:他不去3W咖啡,因為那兒沒有交流,人與人之間太遠。而在3W咖啡,一位有點羞澀的女性創業者告訴我,他們也不喜歡車庫咖啡,因為那兒太亂,魚龍混雜。而且那里的咖啡不好喝,太業余。
3W咖啡也有自己的文化。它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為口號,力圖打造互聯網創投熟人與名人的交際圈。3W咖啡早期最知名的噱頭是它的173名股東,其中有徐小平、沈南鵬這樣的知名投資人,也有一干明星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和高管。3W咖啡的聯合創始人馬德龍曾對媒體說: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正在喝咖啡的顧客,就可能是業界大佬。
▲周鴻祎的大幅照片掛在墻上,胸前的倒影是另一個成功人士
我環視四周,并不知道在座的人有哪些是互聯網大佬,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比我昨晚過夜的車庫咖啡里那些蜷縮在沙發上的創業者們體面。無論現在創業環境如何,資本寒冬有多冷,3W仍然完整地保存了這條街剛建立起來時那種令人激動的狀態: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堵文字墻,上面寫滿了獨角獸公司的名號;再往里,墻上并排掛著互聯網與風險投資大佬們的畫像,如同陳列館,更宛若紀念堂。二層的樓梯旁邊還有一個密布著明星創業者頭像的矩陣。畫像的人只有兩種表情:一是充滿自信的微笑;一是沉思的面容,延伸出兩道深邃的光。
它保證了坐在咖啡店里的任何一個創業者,只要抬起頭來,都至少會受到一個成功人士或充滿自信、或深邃嚴肅的目光激勵。
不過現在只能看到一半的頭像,另一半空間正在裝修。為了讓在沒有頭像的那一半的人們不至于因為缺乏激勵而失去了方向,它的墻上布滿了各種格言: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叔本華
對生命要大膽一點,反正你最后也會失去它 尼采
在兩名德意志先哲形而上的格言旁邊,第三條格言更符合一個普通人的世界觀:
想來想去,還是努力賺錢最靠譜。不賺錢的時候,心情不好只能買兩瓶啤酒一袋雞爪在路邊嗷嗷的哭;努力賺錢,就能躺在幽美的山中溫泉里敷面膜止住眼淚。
這段語錄的署名是一個很抽象的英文名字:Ella。
▲署名為 Ella 的創業勵志格言 ,貼在正在裝修的外墻上。
3W咖啡的菜單分為創業者套餐和投資人套餐:創業者套餐的價格是20元,今天的食譜是水煮肉,椒鹽蘑菇,涼拌藕片和銀耳蓮子湯;投資人套餐更西式,包括肉醬面、咖喱炒飯、海鮮炒飯,從38到58元不等。
為什么投資人套餐比創業者貴?我問服務員,是不是因為投資人比創業者有錢?女服務員有點羞澀的笑起來:是吧。
但是點創業者套餐的創業者并不多,更多人把電腦放在桌上,去周圍的西少爺肉夾饃或拉州牛肉拉面店解決問題。也有人去街頭的武圣羊雜割點一碗羊肉湯,就著榨菜和燒餅吃起來。
而我繼續坐在3W咖啡的桌子邊上,一些人走了進來。
他們身上帶著一種奇妙的氣質:大多數人穿著較為正式的白色或藍色襯衣和灰色西褲。與穿著T恤為主,在午后顯得隨意松散的土著完全不同。這群人年齡差異明顯,較為年長的人板著既嚴肅又敬畏的面孔;年輕的人們更隨意,端詳著房間里面的創業者畫像,擺出姿勢跟他們的畫像合照。
這就是之前總理來過的 3W咖啡!一個拿著小旗的女孩站在團隊前方喊,人群中一陣騷動,有人拿出手機拍攝;有人坐在椅子上,評估它的材質,用家鄉話小聲交談,像觀賞博物館的展品一樣打量著正在午休的創業者;有人發現菜單上第一行的總理咖啡,詢問服務員這款總理咖啡是否與當初總理來視察的時候喝的是同款在那個菜單上,除了總理咖啡,還有總理杯和創業T恤套餐,一共108元。
我知道我碰上了一個創業旅行團,不過看看周圍,沒什么人抬頭,大家都很習慣了。
在國務院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政策指引下,2014年中關村創業大街掛牌以來,它迅速成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麥加。創業大街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創業大街累計接待各級政府官員及社會人士調研參觀600多次,平均下來全年365天,幾乎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賓客來訪。與此同時,北到中俄邊境的綏芬河,東到杭州灣的寧波,南到廣州以南的佛山,西到以畜牧業為主的大涼山,處處都是復制版的創業大街。
2015年5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創業大街,在3W咖啡點了一杯咖啡。此后1個月,中關村核心區就新辦稅源登記戶4202家,相當于2014年全年的40 %。2015年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創立一周年。中關村創業大街已是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業基地和創客聚集地。當時的官方報道這樣說。
女孩滔滔不絕地介紹3W咖啡的歷史。最后,她告訴大家,大家可以在這自由參觀,2點鐘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牌坊下集合。
我跟帶隊的女孩搭訕,她專門組織政府和企業參觀和訪問活動。而創業大街是這兩年諸多外地考察團來京參觀訪問必去的景點。這次的參觀訪問團來自一個中原省份的普通地級市的傳統企業,有經營民間土特產的,也有建筑行業的,做小商品加工的,都跟互聯網八桿子打不著關系。經濟形勢趨冷,他們希望學點互聯網 + ,向互聯網轉型,但是他們發現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一點也不比他們的豐富。
其中有一個參觀團成員在當地政府工作,參與過當地創投孵化器的創建。她跟我說: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地方經濟明顯缺乏新的增長點,就業壓力很大,希望能靠扶持創業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盡管去年當地創業項目幾乎無一例成功,但是政府的文件還是要求鼓勵創新創業,特別是鼓勵青年通過創業實現就業。
不然今年就業缺口比去年增加了三倍,去哪安排他們?她有點無奈的說。
然而資本寒冬之后,地方的天使投資人變得比北京的明星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更謹慎。去年上半年投資高潮的時候,許多地區性的創業項目選擇了門檻不高、而正在風口的電商和O2O,結果今年一敗涂地。這使得傳統產業出身的當地風險投資人更加不愿意投資,尤其是天使輪。這次來到創業大街,團里的很多人不抱著什么指望,就想看看北京的創業空間是什么樣。
北京的創業潮已經很冷了吧?那個帶隊的姑娘問我。
我想了想,決定這樣告訴她:現在主要比起去年更集中了,集中到了幾個風口,比如虛擬現實、內容創業、人工智能這些,別的可能確實會變得更謹慎了。
我向她們告別,祝她們順利拿到投資。她們之后還要參加下一站的行程 一個別處的孵化器,在那兒有一位創業專家等著跟他們交流。還有一些投資人跟他們座談。
▲資本寒冬 之后的創業大街反而更受旅行者歡迎,圖為一些游客正在拍照
我走出3W咖啡,在創業大街的路口,永遠可以看到駐足拍照的人,他們拍孵化器,拍兩邊的高大牌坊,拍創業者和咖啡館。北京正是最熱的時候,你可以一眼分辨出游客和創業者,游客們有些穿著統一的制服(多半是學校或社團組織的活動);有的拉家帶口,父親戴著墨鏡或帽子,母親打著遮陽傘,孩子拿著一些廣告宣傳單扇著風 在房間里穿梭的創業者們是不會戴墨鏡和遮陽傘的。
我跟一位陜西來的家長搭了幾句話,他的孩子9月將上高中,全家來北京旅游,上午剛剛去逛了清華和北大,下午就來了創業大街。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科技的熏陶,向這些成功的榜樣學習。這是中國的硅谷嘛。他憨厚的笑了笑。
他們的孩子,一個面目清秀的男生,說他喜歡馬云和雷軍,他們特別有想法,特別會掙錢。
青春期并不是這條街上最早的年齡。在我在大街上走著的時候,一群看上去不過八九歲的孩子圍住了我,他們戴著白色的帽子,穿著黑色的短褲,拿著一個小本子:您好,請問您可以接受我們的采訪嗎?
我跟他們說可以。
請問您的職業是?
您對學校課程有什么改進意見?
你們設想未來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那您對學校的教育方法有什么改進意見?
孩子們的口氣稚嫩而有禮貌,他們的問題類似于受眾的調查,我一邊說,孩子們一邊在本子上記。
我問了一位帶隊老師,他告訴我這是一個讓孩子們學習編程和領導力的夏令營。然后讓我加了一個叫做少年商學院的微信公眾號。從公眾號里,我得知這個項目叫2046學校大創想,這一節課叫戶外調研,通過外出采訪收集信息,明天還要進行頭腦風暴,再接著是編程建模,制作APP和成果發布 除了沒有投資人和融資行為,這幫小學生跟這條街大多數人做的事幾乎一模一樣。
我看完了他們的微信公眾號,這時他們已經采完了另外一個人。告別的時候,孩子們仍是有禮貌的腔調:謝謝您的采訪,從聊天中我知道了一些額,教育方法的改進,謝謝。
▲少年商學院的孩子們正在對路人做調研。
與其它步行街一樣,創業大街上也有椅子。但南邊的椅子明顯比北邊的椅子人氣足。幾乎永遠有人坐著的,一處是3W咖啡門口的椅子,固定能坐4個人。另一處大街中央用來路演的木質平臺,上面可以坐5-10個人。午后經常有人坐在那兒,攤開電腦,開一個臨時會。
坐在椅子上的人跟創業大街內部保持著一種疏離感:在街上的公司上班的人吃完午飯就回了辦公室,散兵游勇的創業者在咖啡廳里辦公。在這兒的椅子上坐著的大多數是游客,或是在咖啡廳里沒有位置的創業者。
我就在這張椅子上遇到了兩個沒有位置的創業者。
其中一個比較年輕,來自3000公里開外的成都,姓曾。我坐在椅子上的時候,他正和一個路人介紹他的產品。你是記者?完全看不出來。他有點抱歉地對我說,我以為坐在外面的,都是我們這種屌絲呢。
他的產品是一個看起來很像路由器的無線教育硬件,以及跟這個路由器配套的智能手環。他的理想是:每個教室放一個這個設備,然后每個學生帶一個手環。這樣,如果學生開小差或是有別的突發狀況,就可以把信息傳送到云上面去,讓老師知道。他還想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更多的產品形態,最終顛覆中國的教育體制。
他發現成都當地孵化器里面的很多項目全是弄政府的錢,他很不忿,所以來到創業大街尋找投資。然而投資人永遠不好找,跟他對接的大多數是孵化器和中介,他嘗試著直接找投資人面談,但是往往都沒有結果。里面排隊,他跟我說。
他堅信如果找到投資,自己的產品很快就會普及到全四川,甚至全國。如果拿不到投資,我就咬著牙直接帶隊秒殺這些東西,年輕人就是要有血性。他用帶四川口音的普通話發了一句狠。我問了他的年齡, 24歲。
另一個創業者是老韓,歲數是小王的的兩倍。白發比黑發多,卷曲而凌亂,衣服看著有些舊,但還算干凈。他在膝蓋上放著一個紅色的塑料袋,里面滿滿的都是名片,他從袋子里翻找出一張一張的名片,挨個撥打。
喂喂,你好,請問是XXX嗎?我是
電話那一頭的人對他的態度似乎不好,這讓他放下電話的口氣帶著一些憤怒。他對我說:他1983年就開始研究發動機,創業超過了20年。他最初在中專學習的是美術,但真正熱愛的是機械。老韓給我一張宣傳單,上面有一種關于摩托汽車的說明:摩托汽車,未來個人出行最舒適節能的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他還發明了發動機、變速器和太陽能動力機械等10多種不同的機械。我問他有沒有更詳細的說明,他有些不屑的指指設計圖: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
因為專注于科學發明,老韓10多年一直無業,只靠偶爾接一些裝修的零活維持生計。在上一波創業潮的年代,他曾入圍過創業大賽的獎,開過公司,但由于沒有后續投資,公司很快就成了個空殼。他見過不少投資人,甚至還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寫過信,但都沒有結果。他覺得這是中國教育制度的問題,缺乏批判性思維,導致這些投資人啥都不懂。
但他并不愿意離開這條街回家。還有哪兒可以找到投資?還能去哪兒?他反問我。
▲老韓的摩托汽車示意圖
老韓把在街上的時間,換成了一口袋名片。但他不是這條街上獲得名片最多的人。據說這條街上路子最廣的人,名片摞起來比人還高。有的人有10個手機,每個手機登錄一個微信號,合計加了3-4萬人的微信。有的人干脆以組建微信群為職業,介紹大家認識,收廣告費,靠建群和換群過上了比創業更幸福的生活。
2015年底開始的資本寒冬后,錢和機會變得更稀少,但人脈和名片反而因為錢和機會的稀缺而升值了。人人都在這條街上交換觸角:創業者找投資人,產品找技術,騙子找冤大頭名片有時扮演著另一種跟錢類似的等價交換物。但悖論是,人脈最多的人往往是這條街上混的最久的人,而在這條街上混的最久的人,往往是人生不那么順利的人 尤其對創業者來說。
▲創業大街的路中心往往是舉辦活動或路演的好地方(圖片來自網絡)
下午5點。我在創業大街約了一個姑娘。她曾在街上的一家創投機構做FA(融資顧問,為創業者和投資人牽線搭橋促成投資),但目前已經換了工作。她告訴我,她最喜歡這條大街街角的這家花店,那是可以讓她感覺到放松的地方。
她入行是在那個頂峰的5月,總理到訪創業大街,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處在高潮,投資人與創業者都處于極度亢奮的時間段。在創業者迅速膨脹的時候。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那時她剛剛畢業,從市場活動策劃誤打誤撞地進了這一行。對一個畢業生而言,上來操作的就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交易撮合。
沒有很多經驗,也沒有見證過一個公司從創業公司到上市公司的過程,所以你有什么資格告訴這些公司應該怎么做?我問她。
她的答案是野蠻生長。2015年上半年,野蠻生長是一個在創業大街十分流行的口號,正好趕上O2O的概念正盛行,連賣鹵雞爪的小販和街頭拾荒的大爺都會來創投機構碰運氣,把自己的生意互聯網+一下。在那段時間,她的工作十分忙碌,跟創業者談項目、約見投資人、做項目路演、談投資框架和協議。那會兒一個星期她就會在這條街上做一場項目路演,一場10個項目,遠遠供不應求。投資人也很熱情,那時候每周路演的10個項目,一半都能成交。
事情的變化從去年6月底的股災開始。股票第一次重挫的時候,她正在辦公室,看著斷了崖的A股大盤,她模模糊糊地擔憂起來。直到1個多月之后的一天,她組織的線下項目路演,只來了30個人。等到開始深入談的時候,居然沒有人了,人都空了,大家都不出手,大家都只是看看項目,了解一下市場行情,其它家也都不投,有錢都不投。
項目路演的頻率降低了,從每周一次變成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一次。每次路演的10個項目,成交從5個變成1個,更多的時候一個都沒有。在去年底資本寒冬剛開始的時候,仍有一些被看好的領域,比如消費升級類的項目,還有零散的成交。但到了2016上半年,很多投資機構的上一期的基金耗盡,新一期基金的募集遲遲不到位。而此前投資的風口項目市場表現慘淡,都極大地打擊了投資人預期和心氣。除了極少數涉及高新技術、醫療和角度等專業領域的創業公司和業內普遍看好的優質項目,整個創業投資行業,正在以比它崛起更快的速度下沉。
寒潮一下子將她過分忙碌生活打回了半退休狀態。她不再需要每天看大量的項目,創業者對她的期待也逐漸變冷,這反而有利于她把時間放在真正關注的領域上。因為不管你看什么項目,資本方幾乎都是不會投,所以你還不如去看一些自己喜歡的。
她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你看到一個風口的時候,就證明風口已經過了。
我試圖跟她一起回憶起這條街的美好時光,但她告訴我這份工作一度曾經讓她抑郁。即便在那些最輝煌的年代,投資機構的迅速成長,也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專業程度,也為這個街的悲劇造成了鋪墊。
他不懂這個領域,就敢隨便地評判,或者是給一些不靠譜的建議,就因為他有錢,FA姑娘忿忿地說。很多突然冒出來的投資人,看不懂一個項目,只需要用投資這個項目是投人或我覺得你的團隊稍微弱一點當理由,就隨便地拒絕了一個項目,盡管他跟那個創業者只聊了不到20分鐘。然后一轉頭,就投了另一個更不靠譜的項目。
更多的時候,在創投熱潮后擠入的新興風險投資基金和FA機構,更急于獲利和消費所謂的風口,項目本身的遠期價值并不重要,要的只是短期內能募到錢,有人愿意出這個錢,又能找到一部分利益。他們將整個創業投資的氣氛,由積極向上推向浮躁和瘋狂,在這條以創業精神起家的大街,創業最終變成了一個來錢的由頭。
這條街如今已經冷靜了許多。但誰也不知道瘋狂是否會在在下一個輪回回歸。傻錢還沒有被消耗殆盡,FA姑娘幽幽地說。
▲創業大街的夜晚:LOGO霓虹不夜天
創業大街又到了夜晚。
當路燈全部點上,這里也像別的街道一樣灑上一層溫暖的橘黃色(當然,如果考慮到它的背景,看作金光更為合適)。你還能在這條路上看到無數的LOGO裝飾,投射到大街的中央。在兩旁的建筑上,各種不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燈箱也在夜里亮起來。平淡無奇的廣告,此刻也像最好的陳列館中的展品一樣,在夜色里熠熠生輝。
路上的人群從六點開始又進入一個新的高峰。六點、七點、八點,每到一個整點,都會有一些人下班,離開這條街。在街上可以注意到的最后一撥有組織的人流是九點半,這是3W咖啡和其他許多創業者的會面處打烊的時間。
但是對另一些創業者而言,九點半仍然不能結束。這個時候他們只能去車庫咖啡,整條街唯一剩下的店 創業大街的一天從這里開始,也從這里結束。
此刻在車庫咖啡,留下的人也多半是熟識的人。許多在車庫咖啡留連到很晚,甚至在這里過夜的人,往往都會在這里呆上數周,幾個月,甚至幾年。
在車庫咖啡呆過幾次以后,我也感受到這種微妙的溫暖氣氛:在這里有許多即使在這條街都非常特別的人,但是在車庫咖啡,沒有人會被嘲笑無論你是在創業、寫書、繪畫、拍劇、染藍色頭發、離開家庭、參加節目、炒比特幣、談論王寶強,抱著草莓抱枕并且拒絕理發和刮胡子這里似乎是與白天的資本狂潮隔絕開來的另一個世界:它會讓人相信,任何事在這都會發生。
馬云是我在車庫咖啡認識的第一個人,也是在我到車庫咖啡以后第一個跟我搭話的人。他來自溫州,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穿著一件白色襯衣。他口音挺重,但熱情使口音不再是一種障礙。他的真實姓名不太被人知道,但他崇拜馬云,像馬云一樣自信,所以車庫咖啡的熟人圈里都叫他馬云。
馬云知道我是記者,很熱情的為我介紹車庫咖啡里面的其他人。據他說,去年他曾經想過來創業大街碰碰運氣,在這里從6月呆到8月(正好是股災的時候),之后回到了上海。但今年他感覺不行,又回到了創業大街。他在北京郊外租了一個500塊一月的房間,白天就在創業大街呆著,積累人脈關系,為他未來的創業做準備。
他的創業是一個類似于FA的項目,要建立一個新的平臺,能夠高效的連接投融資雙方。如果成功,他有信心在幾年之內做到四個億的水準。有人笑著跟我說:他的理想比這還要大,他的終極目標是要做到取代地球上的一切商業組織,甚至包括國家在內。
馬云不介意我把他的想法寫下來,他嚴肅地對我說現在你們雖然都笑我,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們會看到我的。
雖然如此,有些人聽到馬云的想法,還會跟他爭論起來。其中一個就是老劉,老劉聽到會激烈的反對馬云的想法。揮著手,讓他停吧,停吧!
老劉又朝向我說:這邊的創業者,有時跟要飯的差不多,就跟我們失業狀態找活兒一樣,沒有很好的精神狀態。而且有時候他的夢想是扯淡。創業需要先決基礎,財富的積累,它需要你對社會的認知、對人性的認知,還有對產品的認知,你的認知領域是要多元的。你都不知道有錢人咋活,他怎么接觸朋友,他怎么與人交往,你怎么成為有錢人?
馬云反駁他:不是沒見過,這些都可以培養。
老劉沒理他,繼續跟我說:這地方的人都沒有家庭,創個什么業啊?孩子都沒有,要么就是離婚的,最起碼我有兒子有媳婦兒。
老劉是黑龍江人,做過礦,弄過生意,2005年賣過電腦。按他的說法,現在他已經過了尋找融資的階段,正在尋找戰略合作伙伴。為了這個目標,他在車庫咖啡呆了兩年。
老劉用東北口音朗誦喬布斯的詩歌:我多么愛你,這30年你所給予我的是我人生最大的收獲,在我心里,我的世界。。這是喬布斯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寫給他的妻子勞倫斯的詩歌。人家寫得非常好,人家那是一種愛,你連人最簡單的東西都理解不了,還TMD改變世界。你聽我的吧,別整那些沒用的,老劉笑話馬云。
在車庫咖啡,除了幾位頭發斑白的老年創業者,老劉的確比其他大多數人的歲數都大。他有的時候幫其他人看看項目,或像勸馬云一樣地,讓呆得太久的創業者清醒一點,選擇離開。他沮喪地跟我抱怨:只有跟投資人有關系的人才能拿到投資,這地方全是騙子,給你騙的腦瓜子都疼。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對當前的創業環境充滿了希望,覺得未來大有前途。未來一定會有大產品出現,而且這種大產品是非常巨大的,因為現有的階段,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現在很多點都已經嫁接鋪設完成。他給我舉了一個正面的例子:海妖音樂在車庫咖啡呆了一年半,最終完成了產品,拿到了投資。
我給你提個思路,未來一定會有很牛很牛的產品出現,這是一定的,不管寒冬也好,熱也好,涼也好,會出來很多有思想的人
▲臨近 11 點,車庫咖啡仍然有人正在工作
咖啡涼了,大部分人也走光了。
在又支付了30塊過夜費后,我換了一個新的沙發,這次它靠著吧臺與衛生間。所幸的是,今晚電鉆似乎沒有再鬧。
但當我再次準備入睡的時候,我隱隱聽見有些聲音,還夾雜著開門關門的聲音。模模糊糊,好像是一個人正在演講。
我心里一緊,有的文章里說車庫咖啡的夜里會有人偷偷的在衛生間刮胡子,收拾自己,以保證自己在白天看起來足夠體面。這里會有這樣的人嗎?他會有什么樣的故事?我屏住呼吸打開了衛生間
那里面亮著燈光,只不過空無一人。
(附:在離開創業大街以后,我發現自己身上長了一些紅包,去醫院看被告知是臭蟲咬的。我安慰自己,這才是完整的創業大街 在成功的路上,你總是會遇到一些 Bugs 的。)